對每一個人來說,老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這一過程卻可以變得更有尊嚴感和幸福感??祻洼o具租賃、智慧養老、“老伙伴”計劃……近年來,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的上海,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加快從“老有所養”走向“老有頤養”。
最近一段時間,在家人眼里,家住上海中心城區徐匯田林街道的82歲老人王菊仙明顯開朗了起來。小脾氣發得少了,笑容也多了起來。
王菊仙的女兒認為,老人變開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最近租了一個智能輪椅。前些天,王菊仙了解到家附近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鄰里匯”有康復輔具租賃,4個萬向輪、能坐能躺的智能輪椅,政府補貼后每月只要100元,就趕緊讓女兒陪同去租了一個。
“有了輪椅就能隨時參加小區里姐妹們的聚會,再也不用悶在家里四面朝墻了?!蓖蹙障烧f,老年人也有社交需求,如今坐著租來的輪椅去赴約是她每天必做的事。
在徐匯區田林街道的“鄰里匯”,記者看到,智能洗頭機、膝蓋輔助器、智能輪椅等各類康復輔具悉數在列,儼然一個小型的養老博覽會。試試洗頭機、測測血脂血壓……每天來體驗的居民絡繹不絕。
“除了品類豐富,最關鍵的是租賃價格實惠。”徐匯區田林街道服務辦副主任馬曉艷說。
據了解,2019年底,上海市確定了70個街鎮鄉的康復輔具社區租賃點。60歲至74歲低保、低收入老人和75周歲(含)以上老人,租賃時能享受50%的優惠補貼。
“老人大多比較節省,舍不得買大件,租的話,即使不好用也不會浪費?!瘪R曉艷說,一款市場售價約15000元的智能床,政府補貼后6個月只需1500元,相當于一天不到10元。
上海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截至2019年底,上海戶籍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戶籍總人口的35.2%。在深度老齡化的徐匯,這一比例已達35.4%。
沉甸甸的數字凸顯出養老壓力。近年來,上海徐匯持續加大投入,將新技術、新模式、新理念融合到養老事業中。
——培育專業團隊。一方面,徐匯鼓勵養老機構與具有成熟養老產業經驗的企業合作。另一方面,整合區域內中山醫院等三甲醫院資源,并與復旦大學護理學院合作開展養老護理人才培訓。
——推動科技智慧養老。徐匯區龍吳路養老院安裝了智能離床感應呼叫系統,失能老人離床幾分鐘,系統就能發出警報,在保障老人安全的同時,也實現機構管理透明化。
徐匯區民政局局長萬小嵐說,依托城市運行“一網統管”, 徐匯正在融合線上線下服務,高效處置老年人的煩心事,如高齡獨居安全、助餐服務保障、認知障礙老人走失等。未來,區里還將開發更多的智慧養老服務場景。
——社區融合聯動。目前,徐匯已建成18個街鎮“鄰里匯”、306個居民區“鄰里小匯”,以此為依托提供嵌入式的養老服務。比如,針對老年人的助餐服務問題,位于漕河涇街道的社區食堂每天可實現堂食約800人次、外送約400單,既讓老年人“吃得上”,更能“吃得香”。
“養老既是大民生的重要實事、公共服務的重要產品,也是新科技、新經濟發展的重要結合點。”徐匯區區長方世忠說,徐匯將不斷探索推進,加快建立起居家養老精準化、社區養老便利化、機構養老品牌化、醫養結合一體化的新型養老服務體系。
本文來自《新華網》—何欣榮、胡潔菲
想了解上海養老院更多信息,請點擊:上海養老天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