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每年有430萬困難群眾得到經常性生活救助、85萬人次得到臨時性生活救助,有效保障了全省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記者近日從省財政廳獲悉,“十三五”期間,云南省圍繞保障群眾“困有所助”目標,認真落實救助政策、提高救助精準率,有力支撐了民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5年來,省財政籌措下達城鄉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557.74億元,實施城鄉低保、特困供養、流浪救助、孤兒救助、臨時救助和困難群眾價格臨時補貼。加大社會基本服務供給,籌措下達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補助19.61億元,重點支持城鄉養老機構提質增效、發放建設運營補貼,保障特困、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養護需求。按照“普惠+特惠”的原則,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殘疾人康復救助、托養服務、貧困家庭無障礙改造等12項基本服務措施,下達可統計的殘疾人事業發展補助資金44.25億元。圍繞“老有所養”目標,省財政多渠道籌措資金、完善政策措施,切實保障老年人多層次養老服務需求。養老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全省建成和在建各類養老機構1168家,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2681個,城市覆蓋率為39%、農村覆蓋率為14.6%。養老服務總床位達18萬張,比2011年底5.26萬張床位,增長242%,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26張。醫養結合能力不斷提升,養老服務設施服務質量得到全面改善和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中醫、心理咨詢等特色專科,常見病、多發病診治能力明顯增強,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享受健康管理,建立了健康檔案,居家、社區養老的老年人充分享受了良好的醫療服務。居民養老金待遇不斷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連續16年調增,月人均養老金水平達到2972元,比“十二五”末增長36.2%,人民獲得感不斷增強。
本文來自《云南網》—楊抒燕
想了解昆明養老院更多資訊,請點擊:昆明養老天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