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滿足老年人居家養老,在家門口實現醫養結合、綜合照料等需求,探索在社區提供一體化服務,不久前,位于南開區迎水西里的王頂堤街嵌入式綜合養老照料服務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家門口的居家養老服務,有助餐點、就診點,有保健醫生、理療服務、護理床位,有興趣小組,到了周末還有特色團圓食譜。一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滿足了我們日常生活的大多數需要。”河西區馬場街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同樣是早期開展嵌入式服務的機構之一,生活在周邊社區的張大娘,對其服務贊不絕口。
充分依托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等資源,為社區內和周邊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綜合性養老服務,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與居家養老的老年人生活質量息息相關。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為改革養老服務供給方式,努力實現補齊硬件設施短板與提升專業服務水平雙突破,滿足老年人“原居養老”需求,本市日前出臺指導意見,推進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發展。按照“1+N”思路,到“十四五”末,全市每個街道、鄉鎮,均將建設不少于1家區域型嵌入式機構、N家社區型嵌入式機構。
據介紹,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包括區域型嵌入式機構和社區型嵌入式機構兩類。從規模上劃分,區域型嵌入式機構,建筑面積不低于1000平方米,社區型嵌入式機構建筑面積不低于500平方米。在功能上,嵌入式養老機構均應設“三區一平臺”,包括托養區、日間照料區、多功能區和智能服務平臺。應充分利用社區內或比鄰社區資源,依托社區公共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實現就近便民、綜合專業、多元靈活服務。在具體服務功能方面,則包含了“三入四嵌一床位”,即“入托”服務、“入照”服務、“入戶”服務、“嵌餐”服務、“嵌智”服務、“嵌康”服務、“嵌護”服務和家庭養老床位。結合實際需求,嵌入式機構還可以主動創新,開展其他形式和特色的養老為老服務。
按照指導意見,今年,各區將大力發展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全市新增100家,實現區域型嵌入式機構覆蓋全市所有街道。2023年,全市再新增100家,實現區域型嵌入式機構覆蓋全市80%以上街道、鄉鎮。2025年,實現區域型嵌入式機構覆蓋全市所有街道、鄉鎮,社區型嵌入式機構按需而建的目標。
本文來自《今晚報》—劉超
想了解天津養老院更多資訊,請點擊:天津養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