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民政局獲悉,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扶貧攻堅辦公室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4份涉老文件,首次提出開設“家庭養老床位”讓老人足不出戶享受專業照護服務,老人還可通過評估報告訂制養老服務。文件的出臺將進一步完善武漢養老政策體系,推動“互聯網+居家養老”新模式建設。
設置“家庭養老床位”
把專業照護服務“搬”進老人家里
武漢正在社區、街道、區三個層級,分別建設社區嵌入式服務網點、中心輻射式服務網點、統分結合平臺三類“互聯網+居家養老”設施。市民政局近日印發《武漢市“互聯網+居家養老”設施建設標準(試行)》,提出“互聯網+居家養老”設施重點圍繞“家庭養老床位”設置,為老人提供“三助一護”服務(助餐、助潔、助醫、遠程照護)。
《標準》明確,社區嵌入式服務網點為老人就近提供家庭醫生簽約、日間照料、短期托管、上門護理等服務,同時具備遠程照護功能,開設不低于5張的“家庭養老床位”,將專業機構提供的照護服務“搬”進老人家中,有條件的還可拓展面向中、輕度失能老年人的24小時護理服務功能。
中心輻射式服務網點為集成居家、社區、機構、社會等養老服務功能的綜合體,床位規模原則上按照10-49張設置,重點具備為轄區老年人提供相當于機構專業水準的上門照料、護理服務的功能,有條件的還可拓展其他專業化服務。
統分結合平臺對接老年人需求與服務商,應有24小時人員值守,轄區內所有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心輻射或社區嵌入式網點等養老服務設施全部納入,簽約服務。
對老人進行綜合評估
精準制定個性化養老服務
老人可享受精準的養老服務,市民政局、市財政局日前出臺《武漢市養老服務對象評估辦法(試行)》,未來將根據評估報告科學確定全市老年人需求類型、護理照料等級、享受政府養老服務補貼資格等。
據介紹,評估內容包括老人身體狀況、經濟狀況、居住狀況、養老服務意愿等,本市戶籍、年滿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均可進行評估:已享受政府購買居家養老護理服務的困難老年人;特困人員、低保、低收入困難家庭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失能老年人;重點優撫對象、計生特扶對象、市級以上勞?;蛞娏x勇為稱號獲得者中的失能老年人;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失能老年人;其他自愿申請評估人員。
“通過評估了解老人養老服務需求,評估結果是老人享受養老服務補貼政策、確定照料護理等級、養老機構享受運營補貼的主要依據?!笔忻裾钟嘘P負責人告訴記者,評估辦法的出臺將為制定養老政策、合理配置養老服務設施、政府購買服務等提供重要參考,老人(或其監護人、代理人)可向居住地所在社區(村)提出評估申請。
探索農村養老服務新機制
今年建設245個互助照料服務點
子女進城打工,農村老人如何養老?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扶貧攻堅辦公室近日聯合下發《關于加快推進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服務點建設的通知》,提出健全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探索與精準扶貧相結合的農村養老服務新機制,到2020年,全市將建成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服務點748個。
《通知》指出,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服務點基本設施應具備“三室一所一衛”,即日間照料室、文娛活動室、閱覽室,室外活動場所,衛生間,建筑面積不少于60平方米。今年新建245個服務點,到2020年底,全市將建成服務點748個,力爭達到貧困村全覆蓋。
農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服務點可獲得一次性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锻ㄖ访鞔_,愛心組織、企業或個人投資新建的服務點能夠以愛心組織、企業或個人名稱冠名。同時,對建成并驗收合格的服務點,市級財政給予3萬元的一次性建設補貼;對運行正常的服務點,區級財政每年給予2萬元的運營補貼;對在貧困村建設的服務點,區級財政每年再增加1萬元的運營補貼。
持證養老護理員
最高可獲3000元一次性補貼
武漢養老護理員將獲得補貼,市民政局、財政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發放養老護理員補貼的通知》,明確提出,已取得國家養老護理員職業資格證并在我市護理崗位工作滿一定年限,最高可獲3000元補貼。
《通知》明確,對已取得國家養老護理員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并在我市護理崗位連續從業2年以上的人員,分別給予3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的一次性獎勵;對已取得國家護理員職業資格證書,并持證在我市護理崗位連續從業滿2年的,從第三年起,發放護理崗位補貼,補貼標準為每月100元,該補貼從2017年8月21日起實施。
“補貼發放就高不就低,不重復補貼,符合條件的養老護理員可向所在養老機構提出書面申請,養老機構初審后集中向所在區民政局提出申報。”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全市近年來組織培訓養老護理人員近5萬人次,1000多名養老護理員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更多武漢地區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武漢養老天地網http://wh.yanglaotiandi.com/
來源于《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