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支持社會組織發展,通過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設施,加快提高設施覆蓋率,解決老舊城區老人集中設施不足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老社區設施用房緊張的情況
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養老機構利用自有房屋或租賃房屋興辦照料中心,或是租賃承包運營居(村)委會已建成的照料中心,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對興辦或租賃承包運營照料中心的企業、社會組織和養老機構,區民政、區財政等部門將根據服務運營評估結果給予運營補貼、床位綜合責任保險以及國家和本市規定的相關扶持政策待遇
天津濱海新區民政局和濱海新區財政局聯合印發《濱海新區關于鼓勵扶持社會力量開辦或運營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實施方案》,積極鼓勵和大力扶持社會力量開辦或運營照料中心,促進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有效供給持續增加和均衡發展,打造適合社區特點、滿足老年人多元化服務需求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
為老人提供專業服務
居家養老是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重要載體。日前,記者來到泰達街華納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該中心已經運營五年。一進門就是一周日程安排表,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不同的趣味課,繪畫、書法、攝影、廚藝、手機功能學習、電影觀賞……老人們還可以預約按摩、配餐、家政等低收費服務項目。記者注意到,照料中心還有一間休息室,老人可以在此休息。該中心的整體感受是面積不大但是功能健全,布置溫馨頗具親切感,設施使用率高、人氣旺。
這家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是由檸檬樹居家養老來經營運行的,是濱海新區開辦最早的一家中心,目前每天接待老人達四五十人次。記者了解到,檸檬樹居家養老是連鎖化、嵌入式、小型化、互養式的運行模式,通過整合周邊商家資源,發動低齡老人志愿者群體,搭建公益互養圈,打造養老生態圈,為老人提供專業服務,涵蓋了老年日間照料、居家上門服務、配餐服務、便民服務、愛老義工服務、老年課堂、公益活動等,真正實現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目前,該機構在新區已開設5家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老年驛站,服務人群達5萬余人次。
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過去都是由街道社區來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設施掌握在居委會,存在著人力不足、專業化程度不高、機制不靈活的客觀問題,導致了需求對接粘度不高。近年來,鼓勵支持社會組織發展,通過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設施,加快提高設施覆蓋率,解決老舊城區老人集中設施不足的問題,從根本上解決老社區設施用房緊張的情況。”
落實扶持優惠政策
今年以來,濱海新區以加快養老服務業“放管服”改革為動力,堅持以養老需求為導向,瞄準養老服務“短板”、疏通“堵點”、消除“痛點”,積極鼓勵和大力扶持社會力量開辦或運營照料中心,出臺《濱海新區關于鼓勵扶持社會力量開辦或運營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實施方案》這一利好政策。按照社會力量興辦的原則,針對老年人集中的老舊城區和農村且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缺失,或已建成的照料中心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鼓勵企業、社會組織和養老機構利用自有房屋或租賃房屋興辦照料中心,或是租賃承包運營居(村)委會已建成的照料中心,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興辦或租賃承包運營照料中心的企業、社會組織和養老機構,區民政、區財政等部門將根據服務運營評估結果給予運營補貼、床位綜合責任保險以及國家和本市規定的相關扶持政策待遇。
其中,各街鎮要積極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組織推動照料中心建設中遇到的“在哪建?誰來建?誰來運營?”等問題,由各街鎮結合社區(村)實際而定,并依法依規履行屬地安全管理監督責任。各街鎮在推動社區(村)已建成照料中心運營機制改革過程中,遵循無償或低償原則,積極引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企業、社會組織或養老機構從事運營服務管理。運營方按照照料中心服務功能要求,結合設施條件和自身服務資源優勢,向社區(村)老年人提供有償、低償或公益性服務項目。區民政局每年將聘請專業評估機構,對新建和改制運營的照料中心開展服務質量效果、環境設施條件、安全管理、老年人滿意度等綜合性評估,根據綜合評定結果落實扶持優惠政策。
更多天津地區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天津養老天地網http://tj.yanglaotiandi.com/
來源于《濱海時報》—張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