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區東籬敬老院是東城區朝陽門街道辦事處與昌平區東小口鎮政府合辦的養老服務機構,成立于1998年,建筑面積1700平方米,總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現有床位87張。主要接收孤寡、殘疾、生活半自理及不自理的老年人。該機構同時為附近老人提供送餐、老年餐桌、托養、基礎醫療、志愿者服務等。
測評結果
五星為滿分,空心星星為半星。
地理位置:★☆
位處北五環外、離最近公交、地鐵站點步行10-15分鐘左右可到達。
環境:★★★★★
有獨立院落,平房花園式,院內綠化率高,環境好。
硬件設施:★★☆
基本設備齊備,但設施有些陳舊,適老化還需改造。
服務水平:★★★★
生活照護周到,服務認真耐心,志愿活動較頻繁。
醫養結合水平:★★★☆
院內沒設醫務室,但與隔壁隆福醫院分院深度合作,為老人提供康復、救治等醫療保障。
價格:★★★★
最低3000元/月。
詳細介紹
價格
北京市昌平區東籬敬老院
收費標準
老人每月最低基本花費:3000元/月
床位費:1400/月
伙食費:600/月
護理費:1000/月
地理位置
位于昌平區東小口鎮中灘村290號,在北五環外,地鐵5號線天通苑南站下車,或713路、358路等公交車到中灘站下車,走10到15分鐘可到,交通不是很便利。
環境
院內是獨立院落,樹木繁多、滿目花草,綠化率達到70%以上,一年四季都是一片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的景象,環境十分優美。院子里還有假山、魚池、亭子、休閑長椅供老人休息,真是養眼養心的好地方。養老院建筑以平房為主,老人們走出房門就能置身于綠樹芳草間,活動起來很舒心、方便。周圍三公里內有立水公園、太平公園等綠化場地供老人休閑,步行20分鐘左右就有大型超市供老人購物。
院內草木繁茂
亭子、假山和魚池
休閑長椅
硬件設施
適老化設施
房屋為平房結構,便于老人出行;走廊有扶手幫助老人行走,房間內老人接觸到的家具尖角沒做處理,地面沒做防滑處理,老人床頭、衛生間沒有安裝呼叫裝置,部分老人和房間配備移動呼叫器。院方已上報適老化改造計劃,預計2019年能完成改造。
院內平房
走廊扶手
部分老人房間配備的移動呼叫器
房間內部
房間為標間,面積大概12-14平米,每個房間住2個人,部分房間沒有單獨衛生間。房間配有電視、空調、電扇、桌子、衣柜等設施。冬天為自采暖,室內煙霧感應器已安裝,噴淋由于房屋結構原因不能安裝,院內設有微型消防站,并有7個義務消防員保障消防安全。
房間
房間設施
衛生間
公共區域
院內設有室內多功能活動室、電腦室、公共衛生間、浴室、集體餐廳等;室外院子里配有健身器械、亭子、休閑長凳,供老人鍛煉身體和休息。
多功能活動室和餐廳
文化活動室
上網區
戶外鍛煉器械
服務水平
基礎照料
為老人提供的基礎生活照料服務比較好,護理人員耐心照顧老人飲食起居,協助老人用餐、飲水、如廁、服藥、翻身,老人沒有壓瘡發生。老人在家屬陪護下可出院門活動。護理人員有嚴格的值班制度和護理流程,護理人員和老人的護理比例分別是:1個護工護理7個自理、半自理老人;或者1個護工護理4個非自理老人。
膳食服務
為老人提供營養配餐,能根據老人身體狀況、喜好,提供流食、素食等膳食。食譜每周更換,午餐一葷兩素一湯。暫時還不能為老人提供個性化訂餐服務。
廚房
流食菜譜、素食菜譜及大眾菜譜
文化服務
這里每天護工帶領老人做手指操、口腔操、形體操、手工等;與12個志愿者協會簽訂固定服務關系,志愿活動比較豐富,每月有2次演出,每2周為老人修腳、理發一次;舉辦健康、養生、手機、電腦培訓等講座;志愿者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為臥床老人提供陪聊陪讀等服務。
內部管理
護理人員90%持證上崗,院內再進行崗位二次培訓。每季度開展家屬座談會,每年進行兩次滿意度調查,征求老人建議意見。
醫療水平
醫療服務
院內沒設醫療機構,配備了專職巡診人員,與醫院對接,方便老人看病就醫。一墻之隔的隆福醫院分院建設用地為敬老院土地,與敬老院有緊密合作關系,優先保障敬老院老人看病,為老人的醫養康復到醫保報銷提供一條龍服務保障。
敬老院隔壁的隆福醫院
健康管理
定期為老人體檢,為老人建有健康檔案,每天合作醫院隆福醫院分院醫生前來巡診,密切關注老人身體健康。敬老院有康復需求的老人可利用隆福醫院專業的康復輔助器具及專業優勢進行康復訓練。
心理疏導、矛盾調處、危機干預等服務
社會工作服務主要依靠志愿者。老人應急、突發事故等危機預警報告制度完備。對于老年人出現的情緒危機,主要由隆福醫院專業人員進行心理疏導。能為臨終老人提供關懷服務,老人去世后可以應家屬要求協助處理后事。
姜向群(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
特點:這個養老院辦的很有特色,特別是它承擔了政府的保障、托底功能,具有很強的公益性,福利性;同時又對社會一般老人開放,招收高齡、自理、不自理老人。
環境比較好,在北京近郊區,有獨立院落,比較幽靜。院長盡職盡責,有愛心,有奉獻精神,對老人的各種需求也能滿足。養老院制度也比較健全,符合民政部門養老機構的管理辦法和要求。醫療服務非常方便,與隔壁隆福醫院建立緊密合作。特別是價格比較親民,每月3000多元對于普通工薪階層比較適合,總的來說,比較方便、實用、親民。
不足:硬件、房屋設施部分比較陳舊,適老化需要進一步提高;防火、煙感,室內衛生間配套有些房間沒有,還需加強配備;家具尖角處理還需改造;房間面積稍小了些。
韓振秋(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老年褔祉學院副教授)
特點:這個養老院很有特色,最突出的是院落式、平房式,是一家公辦公營的養老院,很好的發揮了政府兜底的保障作用。還有綠化率特別高,達到70%,內部環境很優美。
另外,護工中有些是夫妻護工,由夫妻倆共同照護某一區域老人,這樣分工、輪班比較方便,是一種不錯的嘗試。
這里的醫養結合做得比較有特色,一方面做得比較早,另一方面發揮土地換服務的作用,隆福醫院分院就建在養老院里面,對于老人就醫、應急能發揮很好的保障作用。
志愿服務比較豐富,理發、剪指甲、手工、演出等活動,對老人精神生活非常有益。院長有魄力和親和力,對員工、老人感覺很親近。
不足:適老化處理不十分到位,好在目前已有計劃改造;床位比較少,最近有擴建計劃;房間略有氣味,要多通風,空氣多流通;老人們建議飯菜方面還要多樣化。
老年人代表意見
李建華
(65歲, 退休會計師)
特點:總的感受是這個敬老院是一個為政府分憂,為家庭解難的養老院。入住這里也是有條件的,招收的人員要么是殘疾、高齡、還有的是智障,即使是半自理的也需要護理。它的醫養結合有自己特色,旁邊是隆福醫院分院,和敬老院建立合作,醫院有80多張床位,老人如果有病可以及時治療,而且養老院里自己有巡診員,老人身體一旦有不舒服,就能及時救治。最后,敬老院在滿足老人精神生活方面做了很大的工作,和12家單位建立志愿服務關系,每周六、周日來陪老人聊天、演出、撫慰老人,這個方面挺不錯的。
不足:設施上、硬件上稍微差了點。
田樂賓
(64歲,退休醫生)
特點:這個敬老院院內綠化好,進到院里有一種老北京四合院的感覺,比較接地氣,老人在外面活動比較方便。院長比較負責任,有親和力。餐廳周一到周五都有不同菜譜,食品量化屬于B級,相當于比較好的餐廳的水平。醫養比較好,旁邊隆福醫院分院,不僅是綠色通道,還可以保證老人身體出現問題可以及時入住,特別方便,有康復設施,如果有病也可以及時治療,醫保一條龍解決。
不足:硬件設施和適老化方面,比如家具尖角、呼叫器等;安全方面, 如防火噴淋等方面,都需要改善。
“團長”唐姣菊
從外觀上給我的最大印象就是環境好。它有一個獨立院落,院子里一年四季都是郁郁蔥蔥的景象。而且,它這里的房子是平房結構,老人在窗前就能近距離領略到院子里的風景,腿腳稍好的老人,走出房門就能到院內散步休閑,觀賞風景,應該說是比較愜意的享受。另外,從它的服務上來看,這里的院長比較有責任心、公益心。
護理人員比較親和貼心,住這里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殘,但護理人員護理他們時能比較耐心仔細,照護得比較周到。而且,這里志愿活動比較豐富,老人們精神慰藉方面能得到一定滿足。
醫養方面,雖然沒有自己的醫務室,但隆福醫院與敬老院深度合作,從老年人的康復調養到看病就醫方面,提供一條龍服務保障。它這里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價格比較有吸引力,一個老人每月3000元左右花費,應該說有這樣的環境、服務和醫養條件,性價比還是可以的。
還有,這個敬老院的辦院宗旨是:主要接收對象是孤寡、殘疾、完全不能自理老人等,體現出一定的公益性,院長也一再強調他們剩下的床位是留給這些真正有需要住養老院且家庭條件較差的剛性需求者。當然,要說的是,它這里的缺點就是交通略顯偏僻和不太方便,硬件方面有些陳舊老化,院方也正在積極籌措資金準備改造中。
院長
祝海
東籬敬老院目前己開辦17年,主要接收完全不自理及半自理、65歲以上老人入住,優先接收東城區及昌平東小口地區,滿足上述條件的老人入住。目前院內入住老人中,殘疾人、失獨老人、政府送養老人占有一定的比例,并長期預留多張床位為政府送養人員備留。作為公辦公營的敬老院,力求解決社會、家庭養老剛需問題,為社會養老事業盡一些微薄之力。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老年之聲》
想了解北京市昌平區東籬老人樂園更詳細信息,請點擊:北京市昌平區東籬老人樂園
本站所展示的文字、圖片、價格等項目介紹存在時效性,項目最新情況以現場參觀及咨詢為準。本站展示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