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養老生活什么樣?成都的養老,近幾年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如何更好的創新并踐行社區型養老模式?
今日,央視新聞節目中心一行來到長者樂生·華西苑康養中心,對康養中心進行實地紀實拍攝,并帶著問題,對長者們進行了采訪。
“這里不僅是個養老院,更像一個幸福大家庭。”陳婆婆曾是華西醫院肝膽外科醫務人員,對華西苑提供的“社區長壽食坊”服務贊不絕口“我是位醫生,對用餐比較講究,長壽食坊衛生干凈,達到了醫務級要求;每周變化菜品,既豐富又營養;武侯區對此還有補貼,老人很受益;院內工作人員服務周到,熱情又活力,讓的心態隨之也變得年輕。”
談到這些年養老的變化,90多歲的靳婆婆感觸頗多,心態良好的靳婆婆曾是位音樂老師,至今仍彈得一手好鋼琴。“老人的福利和補貼政策在完善,是其中的受益者,我每月領的補貼就在增加;國家的大力支持,讓養老機構如雨后春筍般興起,給了很多的選擇,我住過很多的養老機構,也親身感受到這個行業發展得越來越好。最終選擇了這里,靠近華西醫院,就醫方便;也離我原來的生活圈近,感覺很幸福。”
華西苑康養中心整體面積1630平,共91張養老床位,主要面向武侯區玉林街道轄區,提供長者長期照護、日間照料、術后康復、營養餐食、文娛活動等社區康養服務。
項目設在華西醫院百米之內,適老化配套硬件齊全;聘請的名譽院長池雷霆教授是知名的骨科專家,曾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省骨科醫院等多家三甲醫院從事醫療服務和管理工作;并與玉林街道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巡診合作;同步引入國內知名康復機構術康,形成了“養中有醫、華西特色”的醫養結合模式。
依托自有營養師及廚師團隊,深度聯動社區,打造3類膳食服務:一是針對院內長者的營養餐;二是享受政府補貼的社區長者長壽食坊;三是提供術后康復客戶的營養配餐;同時一樓對外開放,打造社區無界限康養服務圈的同時,為社區長者提供就餐、活動、康復等多層次的整合關懷服務。
本著“來源社區、扎根社區、服務社區”的理念,長者樂生不斷踐行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整合各類社會資源、社區資源,為老服務,力求滿足絕大多數有需求的長者在社區享受養老服務的愿望,擴大社區養老服務覆蓋面,提升服務品質。這也是吸引眾多企業、媒體甚至央視關注的原因。
想了解長者樂生華西苑康養中心更詳細信息,請點擊:長者樂生華西苑康養中心
本站所展示的文字、圖片、價格等項目介紹存在時效性,項目最新情況以現場參觀及咨詢為準。本站展示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