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松鶴養老院依托雙院區聯動模式,構建了集文化休閑、醫療康復、智慧科技于一體的綜合性養老配套設施體系,為長者提供全方位生活支持與品質服務。主院區位于海珠區沙園路,室內外活動空間總面積超8000平方米,以人文關懷與科技賦能為核心,打造具有嶺南特色的頤養環境。
在文化休閑設施方面,院區設立粵劇私伙局與西關文化館,通過沉浸式場景還原廣府文化精髓。書畫閱覽室收藏典籍逾8000冊,配合智能化借閱系統實現全天候圖書服務。屋頂生態農場作為特色項目,設置50個立體種植單元,配備專業園藝治療師指導長者開展四季蔬果培育,將農耕療法融入日常康養。多功能廳配備專業舞臺燈光及環繞音響系統,每月舉辦戲曲展演、懷舊電影放映等文娛活動超20場次,滿足不同長者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
醫療康復設施體系由三甲醫院合作網絡與院內專業設備共同組成。中央護理站配備移動式醫療車及遠程會診系統,與5公里范圍內的珠江醫院等6家三甲醫院建立綠色通道。康復理療中心引進德國Motomed智能訓練系統、平衡功能評定儀等先進設備,1500平方米的康復花園設置平行杠、階梯訓練區及認知刺激路徑,配合物理治療師定制個性化訓練方案。智慧養老系統全天候監測健康數據,定位手環與緊急呼叫裝置覆蓋率達100%,智能藥盒通過物聯網實現精準用藥管理。
智慧科技設施方面,全院部署AIoT物聯網平臺,實現環境溫濕度、空氣質量等參數實時調節。健康監測系統可同步分析42項生命體征數據,異常波動自動觸發三級預警機制。智能衛浴系統配備恒溫防滑地面、電動起身扶手及語音控制界面,公共區域設置跌倒監測雷達,響應時間縮短至5秒以內。VR認知訓練室應用虛擬現實技術,為失智長者提供定向力訓練場景,有效延緩認知功能衰退進程。
生態景觀系統貫穿雙院區設計,主院區3000平方米中央花園植入適老化環形步道,地面采用防滑透水材料,休憩節點間距不超過50米。藥草種植園栽種薄荷、迷迭香等36種芳香植物,配合園藝治療課程開展感官刺激訓練。西郊分院5000平方米戶外康復花園融合自然療法理念,太極廣場鋪設專業防震地膠,懷舊角還原60年代廣州街景元素,幫助長者維系社會記憶。兩院區整體綠化覆蓋率超40%,PM2.5日均值常年保持在35μg/m3以下。
該院配備210人專業服務團隊,醫護持證率達100%,康復師均具備三甲醫院工作經歷。通過四級護理體系與智慧設施聯動,形成「評估-干預-跟蹤」服務閉環。日常運營采用醫養融合模式,每月組織三甲專家巡診、健康講座等醫療增值服務,實現「小病不出院,大病直通診」的醫療保障目標。經過十年發展,已成為廣州地區養老機構智能化建設的示范單位。
本站所展示的文字、圖片、價格等項目介紹存在時效性,項目最新情況以現場參觀及咨詢為準。本站展示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