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正式印發《2019年北京市養老服務工作要點》(簡稱《要點》)。要點指出,要繼續完善養老服務政策體系、養老設施供給體系、養老服務質量體系以及養老服務保障體系,重點制定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實施意見、老年人綜合津貼補貼、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家庭養老支持、困境家庭入住社會福利機構補助、農村養老服務支持“七項政策”。
政策體系方面,《要點》指出,要研究制定家庭養老床位實施辦法,探索建設家庭養老床位,強化家庭養老政策支持。探索制定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政策及標準規范,研究破解養老機構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修訂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資金支持辦法,研究制定利用閑置設施改造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工作指引,加大新建住宅小區配建養老設施建設和管理,充分利用好移交項目。
《要點》指出,探索開展老年人監護試點工作,制定老年人監護服務試點政策,在全市啟動老年人監護服務試點,逐步建立起以家庭監護為基礎、以社會監護為補充、以公共監護為兜底的老年人監護體制。
養老設施供給上,《要點》指出,新建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30家,其中建成并運營20家養老照料中心。新建150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進一步完善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功能。
推動公辦養老機構連鎖化、品牌化運營,研究制定公辦養老機構改造規劃,推進基層公辦養老機構改擴建工程。此外,推廣共有產權養老服務設施試點經驗,推動通州半壁店和常營2號地擴大試點項目,繼續關注和總結恭和家園試點項目的試點成效。配合推動市屬國有企業轉型建設養老服務設施。
養老質量體系上,《要點》指出,制定《北京市養老服務業標準體系》,全面推進養老機構陽光餐飲工程建設,到2019年底全市養老機構明廚亮灶率達到95%以上,并引入第三方專業力量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問題進行督導檢查。
規范養老機構會員制和押金管理使用,建立養老機構綜合監管機制。實現全市95%以上養老機構參加養老機構綜合責任險,擴大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家庭床位投保比例。
養老保障體系上,《要點》指出,要加強養老服務補貼津貼、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等信息系統建設及應用管理,并探索養老設施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類的方式。
此外,要推進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工作,力爭全市養老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護理服務人員培訓率達95%以上。推進養老護理師改革試點,探索創新養老護理職業發展體系。
繼續推進京津冀蒙養老機構協作發展。鼓勵在京養老機構、培訓機構通過品牌輸出、資源輸出,推動協同發展區域設立分支機構或開展合作,促進公共服務跨區域配置。
附:要點全文
2019年北京市養老服務工作要點
2019年,北京市養老服務工作按照全國民政工作會議、北京市社會建設和民政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有關重要批示指示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穩中求進”為總基調,以“狠抓落實、完善政策”為基本原則,著力抓好超大城市養老服務模式創新、養老服務質量提升、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加強養老行業監管“四大任務”,重點制定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實施意見、老年人綜合津貼補貼、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家庭養老支持、困境家庭入住社會福利機構補助、農村養老服務支持“七項政策”,加快構建養老服務政策、養老設施供給、養老服務質量、養老服務保障“四大體系”,讓全市老年人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完善養老服務政策體系
1.鞏固居家養老扶持政策。制定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發展若干意見,統謀劃養老服務發展新舉措。印發《北京市老年人養老服務補貼津貼實施辦法》、《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實施辦法》。制定經濟困難失能老人子女及近親屬生活津貼政策,研究制定家庭養老床位實施辦法,探索建設家庭養老床位,強化家庭養老政策支持。修訂《北京市困境家庭服務對象入住社會福利機構補助實施辦法》,進一步簡化程序,擴大政策覆蓋面。探索制定失智老年人照護服務政策及標準規范,研究破解養老機構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制定《關于開展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星級評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開展驛站服務質量星級評定工作。
2.深化養老服務“放管服”改革。制定實施《關于貫徹落實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通知》,全面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實行備案制度。修訂養老機構一次性建設資金支持辦法。研究制定利用閑置設施改造建設養老服務設施工作指引。加大新建住宅小區配建養老設施建設和管理,充分利用好移交項目。
3.完善農村養老扶持政策。,重點在農村互助養老和志愿服務、農村幸福晚年驛站運營、農村特困老年人集中供養、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探索符合農村實際的養老服務模式。
4.加強政策宣貫落實。加快落實《北京市社區養老服務驛站運營扶持辦法》,指導各區完善實施方案并抓好落地實施,促進驛站可持續發展。落實《北京市養老機構運營補貼管理辦法》,實施差異化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加強運營補貼資金發放監管。實施《北京市養老服務機構信用信息管理使用辦法》,建立信用黑名單制度,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機制、歸集機制和聯合懲戒機制,推進養老服務領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協調發展改革等部門解決養老服務機構水電氣熱價格優惠政策落實不到位問題。支持并推動北京養老行業協會落實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星級評定實施辦法,完善星級評定委員會工作規則及星級評定評分細則,祛除星級評定“玻璃門”。
5.深入推進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制定實施《關于做好2019年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推進西城、豐臺、石景山區、通州區國家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加強平谷、密云、懷柔等區農村養老服務改革試點。組織申報第四批國家級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
6.開展老年人監護試點工作。制定老年人監護服務試點政策,在全市啟動老年人監護服務試點,逐步建立起以家庭監護為基礎、以社會監護為補充、以公共監護為兜底的老年人監護體制。
全面建立農村留守老年人巡訪制度,健全關愛服務體系。
二、完善養老設施供給體系
7.組織編制養老服務規劃。落實習近平等領導同志有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編制完成養老服務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啟動市、區、街道(鄉鎮)三級養老服務體系規劃編制工作。
8.推動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新建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30家,其中建成并運營20家養老照料中心。新建150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建設。進一步完善區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功能。
9.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推動公辦養老機構連鎖化、品牌化運營,建立區域協作機制,提高城鄉特困人員公辦機構集中供養率、落實基層公辦養老機構建設資助工作實施辦法,研究制定公辦養老機構改造規劃,推進基層公辦養老機構改擴建工程。
10.推進集中式居家養老項目建設。出臺集中式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吉安社和運營監督管理辦法,推廣共有產權養老服務設施試點經驗,推動通州半壁店和常營2號地擴大試點項目,繼續關注和總結恭和家園試點項目的試點成效。配合推動市屬國有企業轉型建設養老服務設施。
三、完善養老服務質量體系
11.持續推進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按照民政部部署,實施國家標準《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重點以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問題整治、星級評定和標準化建設、養老服務機構信用體系建設為抓手,建立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評價制度,強化專項督導檢查。全面推進養老機構陽光餐飲工程建設,到2019年底全市養老機構明廚亮灶率達到95%以上。引入第三方專業力量,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問題進行督導檢查。
12.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建設。制定《北京市養老服務業標準體系》,推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星級劃分與評定、養老機構老年人健康檔案技術規范、養老機構服務標準體系建設指南、養老機構適老化設施配備標準、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等級規范和呼叫服務規范、服務滿意度測評規范、信息采集與檔案管理、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安全管理規范、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服務質量評價規范等地方標準制修訂,繼續推進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宣貫工作,進一步發揮標準規范對質量提升的推動作用。
13.加強養老服務機構安全管理和綜合監管。實施《養老服務機構監管辦法(試行)》,規范養老機構會員制和押金管理使用,建立養老機構綜合監管機制。實施養老服務機構安全達標工程,委托第三方機構對養老服務機構安全工作進行檢查。加強養老機構綜合責任險的統籌保障和投保理賠工作,實現全市95%以上養老機構參加保險,擴大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家庭床位投保比例。
14.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監管政策。建立城鄉社區養老服務驛站法人變更、退出機制,加強行業指導和市場監管,健全完善驛站運營商和養老服務商準入退出制度,綜合考慮地區差異、資源統籌,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相關制度,推進城鄉社區養老服務驛站規范化建設,開展服務質量星級評定工作。
15.加強養老服務助餐體系建設。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務工作的意見》,召開養老助餐服務工作經驗交流會,推廣城區和農村養老助餐模式經驗。合理布局老年餐桌,加大農村老年餐桌建設力度。對老年餐桌實行統一備案,嚴格規范管理,加強服務監管,進一步滿足老年人特色供餐、就近用餐、營養配餐的需求。
四、完善養老服務保障體系
16.提升市社會福利信息化水平,結合“智慧民政一期”建設,加強養老服務補貼津貼、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康復輔助器具配置服務等信息系統建設及應用管理;指導各區推動養老服務機構形象展示提升,使老年人方便、快捷獲取養老服務信息。
17.探索建立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落實“街道吹哨、部門報到”要求,建立區域養老服務聯合體,強化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的城鄉統籌和區域統籌,實現為老服務的均等化。探索養老設施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類的方式。指導各區建立養老行業協會,加強基層老年協會建設,發揮基層老年協會在養老服務工作的積極作用。
18.規范優化養老助殘卡申辦與日常管理。保障養老服務綜合津貼政策實施;配合市交通委、公園管理中心、老齡辦等單位依托養老卡開展優待服務與管理;完善與推廣養老助殘卡數據應用,加強卡的常態化運營監管和服務,探索基于卡環境的新應用。
19.指導各區全面推進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培訓工作,力爭全市養老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護理服務人員培訓率達95%以上。推進養老護理師改革試點,探索創新養老護理職業發展體系。
20.落實《養老工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2016-2020)》。開展京津冀蒙養老機構協同進展情況檢查,繼續組織京津冀蒙養老服務協同發展聯席會議。鼓勵在京養老機構、培訓機構通過品牌輸出、資源輸出,推動協同發展區域設立分支機構或開展合作,促進公共服務跨區域配置。
更多北京地區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北京養老天地網
http://bj.yanglaotiandi.com/
來源于《北京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