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來自粵港澳三地及日本的養老業界約200人匯聚佛山順德善耆家園養老社區,參加“粵港澳大灣區智慧養老交流會”,分享各自在養老服務領域的相關經驗、前沿技術,探討大灣區智慧養老的合作發展。
粵港澳養老產業可加強合作
當前,許多城市人口老齡化問題越發突出。如何提升養老服務水平,是許多城市都在思考的問題。
據廣東省德耆慈善基金會理事會主席羅維滿介紹,當前,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人口長壽化(老齡化)。以佛山順德為例,2017年底順德區戶籍人口139.27萬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占16.9%(約23.5萬人),其中60-69歲長者約占6成,80歲以上高齡長者約占12.8%。而與養老需求形成強烈反差的是:專業養老機構數量太少,養護人員嚴重不足,傳統的純人力操作難以滿足“高質量”養護的需要,對失能老人的醫養結合模式仍需探索等。
交流會上,圍繞如何推動養老產業的發展等問題,國內外多位專家、業內人士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佛山市養老服務產業協會副會長羅月嬌表示,“當前,佛山養老產業也有公辦養老產業強、民辦養老薄弱的問題;運營成本高民營養老機構舉步維艱等等問題。未來希望更多社會資本進駐養老服務領域,推動多方在跨境異地養老、養老用品產業等領域實現合作共贏。”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醫療投資促進會執行秘書長、老年產業部部長孔憲剛提出,廣東和港澳地區可以發揮互補優勢,比如佛山旅港鄉親約80萬人,香港有旺盛的養老需求,兩地可以在多方面實現跨境異地養老合作,進一步整合資源,解決本地老年人養老需求的前提下,還能為港澳地區的老年人提供優質的養老服務。
智慧科技推動養老產業發展
除了業界經驗交流,現場還展示了智慧養老機器人等科技產品。為有吞咽障礙的老人配備的特殊食品、幫助失能老人洗澡的全能機器人、能預測老人中風的檢測儀……據悉,這些產品都是在廣東的首次亮相。
如何發展智慧養老,也是交流會熱烈討論的話題之一。 “智慧養老是用先進的管理和信息技術,為老人提供保健、出行安全監控、娛樂等各項服務,能幫助養老機構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性。”羅維滿表示,他很期待通過這次交流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在養老服務領域的交流與碰撞,推動更多養老服務協同合作。
“佛山是國際智造城市,在養老機器人產業、養老醫療產業等有很強的產業優勢,而目前佛山也出現了不少將前沿技術和理念運用到養老領域的案例,包括南海已有“互聯網+養老”的新模式,以及專注老年癡呆人群的專項養老院舍等。”羅月嬌介紹稱,在佛山南海區的智慧養老綜合服務平臺,老人能夠在該平臺自主挑選心理輔導、買菜、看病等各項服務,以滿足老年用戶在安全監護、健康管理、緊急救助、 生活照料、休閑娛樂、親情關愛等方面的養老需求。
更多廣州地區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廣州養老天地網http://gz.yanglaotiandi.com/
來源于《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