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繼我市出臺《重慶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實施方案》,確定2022年我市將基本實現城鄉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后,該局又提出階段性分解目標,即力爭到2020年,基本實現城市養老服務全覆蓋,新增社會辦養老機構50家,護理型床位達到30%;到2022年,全市將新增社會辦養老機構100家,有效養老床位達到23萬張,護理型床位達到50%,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60%。
城市社區設施覆蓋率年底可提高到62%
據了解,目前渝中、九龍坡、大足、銅梁等22個區縣已制定城鄉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工作方案,倒排工期、打表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渝北、合川、開州等區縣舉辦養老招商推介會,多渠道吸引社會投資,新增社會投入36.5億元,形成市級推動、區縣聯動、各方行動的良好局面。
據介紹,市民政局將以城鄉社區居家養老為重點,打造設施、信息、監管、政策和服務“五位一體”的全覆蓋養老體系,努力實現每個老年人享受基本公共養老服務,滿足“家門口養老”需求。
全市各區縣整合衛生醫療、生活配套等資源,千方百計盤活閑置資源、科學選址,如兩江新區等購買適老化房產;銅梁清理辦公、廠房等閑置資源,優先用于養老場所;渝中、合川等補貼租金支持社會力量自主選址。
統計顯示,我市目前共完成68個養老服務中心選址,其中政府購買6處,利用閑置商業、辦公、廠房27處,企業自選35處,已完成648個養老服務站選址;已竣工28個中心和232個站點,有40個中心和416個站點正抓緊施工,到年底城市社區設施覆蓋率可從年初的39%提高到62%,均具備社區休閑活動和嵌入式托養功能,將新增6000張社區嵌入式養老床位。
此外,我市還大力推進社會化運營,推廣“機構建中心帶站”可持續運作模式,推動優質企業從規劃設計提前介入,促進建設與運營無縫鏈接。目前,全市社會化運營比例從年初的13.3%提高到45%,今年已建的9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均由企業運營,月均服務超過5000人次,群眾滿意度達90%以上。
今年全市新增養老床位6000余張
數據顯示,今年我市已新增社會辦養老機構37家、達到470家,新增床位6000余張、達到6.4萬張。
此外,我市專項排查整治養老機構風險隱患1070個;對1368家機構開展服務質量基本規范評估,達標率超過65%,高于國家優秀評價指標5個百分點。
同時,我市還為665家機構購買綜合責任保險,運營風險有效降低。在北碚、墊江、奉節等7區縣試點新增農村失能特困人員集中照護機構13家,力爭3年內覆蓋所有區縣;推行敬老院熱水供應系統、房間標準化和場所適老化“三改”建設,提檔升級鄉鎮敬老院248所,力爭3年內提檔升級800家。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沙坪壩等4個區試點推行老年人助餐、助浴、助醫等居家照顧服務,市級依據區縣績效評估結果給予適當獎補,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每次享受20至50元助浴補助。
同時還在渝北、渝中等地試點居家養老服務包制度,加大政府購買力度,培育上門服務企業35家,為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免費提供緊急救援、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居家服務。
我市還規范居家養老服務標準,支持養老機構、服務站點開發上門服務項目,為居家老年人提供社會化服務,開展居家上門服務的站點已達572個,占比從年初的29.6%提高到46.8%。
為推進醫養服務深度融合,我市鼓勵養老機構開設診所等醫療機構,簡化備案流程,同時支持醫療機構開辦養老機構,促進機構醫養融合。
更多重慶地區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重慶養老天地網http://cq.yanglaotiandi.com/
本文來自《重慶日報》—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