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國家發改委下達2019年預算內普惠養老的投資計劃,一共14億,按每床2萬計算,補貼建設7萬張床位。小編在民政部官方網站,民政數據欄目,查詢最新的養老床位數據時發現,2019年1季度,全國養老床位數減少了14萬張,剛好是發改委普惠養老補貼床位數的兩倍,這到底是咋回事呢?小編又核查了一遍數據,如下:
2019年2月21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民政部在新聞發布會上發布:截止2018年底,全國養老服務機構近3萬個,養老服務床位746.4萬張,其中養老機構床位數392.8萬張,社區養老床位數353.6萬張。
另據民政部官方網站查詢,民政統計季報(20191季度),數據顯示:2019年1季度,全國養老服務機構29272個,養老服務床位732.4萬張,其中養老機構床位數388.5萬張,社區養老床位數343.9萬張。
2019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2019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14億元,用于支持養老服務骨干網、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體系化養老服務等119個項目建設,提升普惠養老供給能力。
按照普惠養老每床位補貼2萬元計算,國家發改委下達的預算內投資規模為7萬張養老床位。
這14萬張養老床位,如果納入普惠養老床位建設計劃,國家要再補貼投入28億,希望能有部門出來解釋一下,為什么一個季度就減少了14萬張養老床位,到底是什么原因,這樣在以后的建設中,也可以借鑒和避免,以免寶貴的養老資金浪費。
我國養老床位目前存在嚴重的供需不匹配的問題:
一方面是十二五期間,大量建設的養老床位,并不能適合時下養老服務的需求,導致養老床位空置率曾一度達到50%,后隨著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專項行動等措施,養老床位空置率有一定的下降。
另一方面,隨著我國老齡化日益深入,2018年以前幾年,每年新增老齡人口接近1000萬,同樣的,養老需求也會增長,當前,高性價比,高質量的養老床位供不應求,也說明了供需錯位的問題。
除了養老床位供需匹配的問題以外,養老觀念的更新,目前,還是有很多人并不能接受養老機構養老,更重要的是,養老支付能力不足,而養老床位的建設成本,逐年增長,導致養老床位收費也越來越高,支付能力和養老床位建設和運營成本不匹配,也是導致養老床位空置的重要原因,想住住不進去,有床位卻又沒有人來存的情況同時存在。
解決養老床位供需匹配,提高養老支付能力,需要更加系統的解決方案,需要全社會積極參與,分工合作,共同應對。養老是多方責任,需要多方努力,才能滿足老年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養老產業也才能發展。
更多北京地區精彩養老資訊,歡迎關注北京養老天地網
http://bj.yanglaotiandi.com/
來源于《華夏時報》